一、重点工作 1、继续配合学校绩效改革,实行定编定员定岗,配合人事处施行合同工试点,深化细化岗位职责,加强内部管理,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。 2、积极参与“‘四多’支持下的外语学习与课程中心”项目建设工作。 3、升级OA系统协助推广使用,增加教育网出口带宽改善上网环境,协助财务处新建学费收缴系统努力降低学生欠费。 二、党务工作 4、深入学习、宣传、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。组织开展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活动,把中心教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的决策部署上来。 5、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。落实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任务,明确解决的措施和办法,使整改工作取得实效。 6、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。完善党政联席会制度,进一步加强总支与各部室的联系,抓好党员和干部的管理和教育工作。 7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规定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“八项规定”,按照转职能、转作风、转方式的要求,落实和践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,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。 三、实验室管理与技术服务 8、以务实高效、勤俭节约为主,努力优化实验教学网络,改造语言实验室,更新自主学习计算机,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。 9、积极参与学校2014年中央财政专项申报和实施工作。 10、继续调整宏文楼的教学设备,为统招学生和辅修双学位学生教学做好准备,加强西区教学楼已进入淘汰期的教学设备的检修和更换。 11、负责培英楼、宏文楼、西区教学楼的各教学实验室的日常管理、维护工作,协助排课工作;负责培英楼、宏文楼、西区教学楼多媒体教室的技术支持与维护。 12、加强新型播音考试系统及配套设备的使用和完善。确保声音播放质量和考试安全。 13、做好各类型传统考试期间教学设备的检修和技术支持工作,做到考前认真检查、调试好设备,保证每次考试顺利进行。 14、做好期中、期末网络化考试服务器、计算机、耳机、考试软件、网络等的设备检修,提供考前组卷、考中技术支持、考后阅卷室技术支持等工作。要特别注意考卷和数据安全。 15、继续开放自主学习中心,为公共外语自主学习、计算机能力自主学习等提供服务,承接各类期中、期末网络化考试,在有余力的条件下,向师生个人开放。 16、参与和支持精品开放课程等的课程录制、后期编辑、课程内容上网工作。 17、坚持学校自收教学节目的管理和运维工作,协调重庆有线电视沙坪坝分公司对学校用户的服务工作。 18、根据学校要求,为学校大型会议、大型活动提供摄影、摄像、网络等技术支持。 四、校园网运行与资源建设 19、根据学校安排,协助做好安居小苑二期光纤线路迁移工作。 20、做好校园网主干、边界设备和两个中心机房的日常管理,监控校园网交换机运行和网络流量趋势,确保校园网平稳运行。 21、继续推动学校服务器规范管理,提高相关部门系统安全意识,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。 22、督促电信/亚德科技加强校园网用户服务力度,提高校园网故障的响应速度,减小问题解决时间,提高用户满意度。督促电信加强无线校园网的建设和维护,开展无线应用。 23、在夏季开始前督促亚德科技完成两个校园网中心机房的UPS、配电柜及电路、空调等设备的检修,进行校园网配线间安全检查。 24、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,对培英楼、宏文楼计算机网络进行升级改造,分步对老校园区校园网楼宇机柜线路进行清理。 25、做好学校网站技术支持,中心网站信息内容的管理和信息发布工作,学校二级网站的监管和技术指导。 26、继续做好外语教学资源库、资源平台、教学平台的日常管理,推进其建设、推广和利用。 27、继续完善一卡通的各项规章制度,确保已建一卡通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。尝试对一卡通数据做挖掘和分析,为学校各部门和领导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。 28、开展迎新系统和离校系统的开发和试运行工作,以方便学生,提高工作效率。 29、推动使用WPS office、Open office等免费正版软件的使用和培训。 30、协助2014年网上招生工作。 五、计算机教学与培训 31、上半年完成2013级学生教学工作,下半年开展2014级新生的教学工作。根据学校计划,增加通识课开班数量,鼓励教师参与新开班级上课。 32、出版一部新教材。力争对教学机房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升级,以适应新教学内容的要求。力争实现计算机考试软件内容的升级。 33、加强计算机等级考试和IC3国际认证培训工作,做到充分动员,细致准备,对培训种类、培训内容、培训形式进行合理调整,保证培训的实效。 34、开展教师信息化技能日常培训、新进教师岗前信息化能力培训、教师教学设备和软件使用培训,老年大学计算机使用、校园网资源利用、教学课件制作等培训,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和能力。 35、争取开办教育技术专业的辅修与双学位。 六、其他 36、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,多进行思考和研讨,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和公共实验室建设出谋划策。 37、继续做好工会工作和群众工作。组织教职工参加学校春季运动会等积极的文体活动,关心教职工的诉求,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归宿感和凝聚力。 38、积极参加全国外语专业委员会、教育技术专委会、计算机网络安全协会等协会活动,发挥学校的优势,提升学校品牌和形象。 教育技术中心/实验室管理中心 2014年3月11日修订 |